年度工作计划
首页 年度工作计划
索引号: 14252751/2017-00038 信息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17-12-29
文号: 主题词:
信息名称: 市财政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内容概览: 市财政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时效: 有效

市财政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9

市财政局2017年工作总结

2018年工作计划

 

20171229日)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市财政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自觉践行两聚一高新实践,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财政收入组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创新,坚守债务风险防控底线,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市财政局获市绩效目标考核十佳单位。一年来的财政特色和亮点工作可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收入组织高质量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兑现、多年累积的税收结构性矛盾化解等叠加困难因素,每月调度全市财税和重点税源企业运行,加强对收入的预测研判,进一步严格征管、依法组织各类财税收入,解决了财税收入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历史性地做实了政府家底。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8亿元,同口径增长8.4%,收入增幅在全省排名第4位,在苏北五市位列第一。

二是预算编制“全口径”。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建立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全口径预算体系,确保四本预算之间相互衔接和资金统筹,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原有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对市级部门的预算项目全部归零,依据项目的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年度资金预算,该改革事项入选我市2017年度十佳改革候选项目。

三是专项资金“大瘦身”。在专项资金管理上,深度推进资金整合,大力推进专项资金改基金,重点解决大专项套小专项、资金条块分割等问题,市级重点民生、产业专项资金整合为三大类40项,专项资金数量较上年压缩28.6%瘦身之后,专项资金迈向专而精,聚焦重点目标,确保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全年市级共盘活资金6.5亿元,重点用于惠民生、防风险支出事项。全市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22亿元,开展环保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秸秆综禁、生态红线补偿等工作。

四是政府债务管理“严防控”。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综合运用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指标,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控。在全省率先开发全口径债务统计管理系统,将全市所有融资平台公司、国有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债务纳入统计监测范围。研究制定全口径债务化解方案,主动对接投融资主体,积极协助平台化解存量债务,积极防范潜在债务风险。认真执行财预〔201750号、财预〔20178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担保、政府购买服务行为。

五是精细理财“阳光化”。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着力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统筹产业类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设立先进制造业基金和现代服务业基金,市场化运作财政资金,目前产业类资金市场化运作比例接近100%。更加注重优化结构、管好存量、用好增量,市级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81%。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定期通报支出进度,推动财政资金直达终端需求,预算执行分析和财政总决算两项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均被评为先进单位。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府采购阳光采购进程,全年网上商城采购额近4500万元,实现对预算单位采购内部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和监管全程的信息化、透明化。

六是法治财政建设“标准化”。将财政工作具体化为54个依法行政具体指标,在法治财政指标考核、政府信息公开等六个方面实行六位一体标准化管理新模式,连续三年蝉联全省法治财政标准化管理示范点荣誉称号。制作《预算法》动漫,并组织全省法治财政汇演,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法治财政建设成果,《猴娃说法》获评市2017年度“网络正能量”有温度作品。财政法治工作由事后处理、事中审查前置到事前参与环节。2017年共办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案件10件,行政复议案件1件,行政申诉案件1件,处理政府采购信访件2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起,涉法涉诉事项无一败诉。

七是绩效管理“全覆盖”。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出台《市级重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操作规程(试行)》,进一步规范绩效评价操作流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市级所有预算单位选择1-2个项目编制预算绩效目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部编制绩效目标,原则上无绩效目标不安排资金。市级选择涉及民生、社会关注的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重点评价项目20个,财政资金规模3.99亿元,实现适评市级重大财政专项资金的全覆盖。市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八是监督检查“全过程”。积极与市人大对接,支持实施省预算联网监督,在预算资金申请、审批到拨付、支出的全过程主动接受监督。采取市、县(区)联动的方式,对地方政府性债券资金使用、财政收入质量、部门预算、小金库实施专项检查,对2014-2016年度我市使用中央、省、市级46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检查,资金总额达8.84亿元(含抽查三县资金6项资金5322万元)被纳入检查,发现问题涉及金额1224.32万元,有效整顿规范了财经秩序。

九是强化从严治党“硬约束”。以严明党的纪律为抓手,严明政治纪律和规矩,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一岗双责为抓手,加强教育监督,开展廉政警示活动,并建立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以规范财政权力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扎紧制度的笼子;深化公务卡、资金市场化运作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努力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滋生的空间;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系统推进财政部门反腐倡廉建设。

十是队伍建设展现“新形象”。双进双促活动中,联合被帮扶村企所在地县、区财政部门,通过向上争取资金、职工捐资等方式,协同开展一个目标、两个项目、四个基础设施建设、五百户农户走访全覆盖等“1245工程和送一个庭院经济致富项目、送一单贫困家庭大病特优惠保险等六送行动,全年累计筹措资金140余万元,帮助扶贫联系点实施了铺设水泥路面、购买农机具、引进光伏发电等13个扶贫项目。加强财政形象传播,逐月在《连云港日报》开辟宣传专版和协助连云港电视台制作新闻宣传片,《人民周刊》杂志、《中国财经报》和财政部门户网站、光明网、省委新闻网等媒体多次聚焦我市财政特色和亮点工作。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在市级机关工委组织的全市职工健身运动会、足球、气排球、篮球等比赛中均取得佳绩。

二、2019年工作计划

(一)保持稳中求进态势,推动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始终坚持把抓收入作为全年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做实政府家底作为立身之本,全力促进财政实现真实、高质量的增长。发挥综合治税平台功能,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重点税种、地区、行业和企业的税源监控和对比分析,全力做到应收尽收。继续巩固骨干和优势产业税源,努力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推动实现税源与税收良性共生。坚持政策争取与资金争取并重,支持港口、国际货运班列、上合组织出海基地等项目和载体建设,更高水平打造一带一路标杆和示范项目。

(二)聚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转变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综合运用产业发展基金、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发展基金、PPP模式等政策工具,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支持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聚、新兴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招引。聚焦创新型增长点培育,支持设立产业创新发展基金,鼓励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发,支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保障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工业技改三千工程顺利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完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民生政策,做好民生实事财政投入保障工作。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支持重点片区扶贫开发和经济薄弱村发展。完善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完成新改扩建改薄工程项目。深化公共文化标准体系建设,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保障工作。支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好社会保障低保提标、医疗救助等政策。大力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行动,支持清水绕城、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重点区域废气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

(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推动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法治财政标准化管理,在法治框架内组织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做到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痕迹、责任可追溯。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财政监督条例》,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以内控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专项检查为主线,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落实全口径债务化解方案,合理控制负债水平,杜绝新发生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合理确定2018年新增债券争取规模,积极推进公益性项目建设。依法厘清政府债务和融资平台公司等企业债务边界,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向市场化转型。坚持不懈提升资产管理、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管理等工作水平,不断夯实财政财务管理基础。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提升预算的全面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扩大部门预算基本支出定额管理范围,建立健全定额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对预算编制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绩效评价提质扩围,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挂钩机制。按照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原则,结合中央和省、市事权划分工作进展,重点研究城市管理、交通、教育等重点领域市与区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积极开展健全地方税体系调研,打好税制改革基础,提升税收征管能力。

(六)着眼发展大局,主动当好参谋助手。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既要抓好管家理财又要当好参谋助手的职责定位,拓宽理财思路,着眼大局找位置,跳出业务抓服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方向性、全局性、政策性的意见建议。

(七)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用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更大力度推动正风肃纪反腐。以加强处室负责人、处室专管员和县区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三支队伍”教育培训为重点,积极推进财政部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和马上就办精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坚持把严肃财经纪律作为财政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深入推进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权。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财政局

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海连中路99号 电话:0518—85521530、85521521(办公室)85521542(会计处)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592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4

连云港市财政局
微信公众号